鄉村

            烏蒙山中,他燃起一支燭光

            2023-01-10 09:03:21  來源:新華日報

            2011年退休后,孫寧生開始實現他一直藏在心底的愿望。那年,他遠離家鄉,到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茨營鄉和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哈喇河鄉等貧困地區農村學校義務支教。10年中,當地300多名家庭貧困學生在他的努力下得到資助,其中30多人考上大學。近日,中國文明網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候選人名單,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退休教師孫寧生成為敬業奉獻好人候選人。

            扎進烏蒙山,照亮山區孩子求學路

            當年,孫寧生從南京師范大學畢業后,如愿成為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一名地理教師,守護學生便成了他一生的追求。2011年1月13日,前一天才退休的孫寧生,就擠上了開往云南曲靖的列車,前往茨營中學支教?!澳贻p的時候我就有一個支教的夢想。2000年我在南師附中成立了‘登山協會’,每個星期天組織全校老師及家屬爬紫金山,堅持了將近10年,這為我在云南、貴州的山區生活打下了堅實基礎?!睂O寧生說。

            在烏蒙山腳下的茨營中學,孫寧生開啟了12年的支教生涯。教學之外,他要來貧困學生名單,利用雙休日挨家挨戶走訪,梳理出最需要資助的孩子。山路崎嶇,又不通車,純靠一雙腳板“丈量”土地。2011年8月,孫寧生確定了首批95名品學兼優、家庭困難的學生作為資助對象,每人每月發100元生活費。12年間,孫寧生直接或間接資助的困難學子共有322人,其中包括9名孤兒,資助金額近百萬元。

            2013年1月,孫寧生赴貴州擔任威寧縣哈喇河鄉河邊村田字格小學校長。他回憶道:“威寧山區最艱苦的地方,一是沒有蔬菜,二是常常停電。那里海拔2600米,幾乎沒有夏天,蔬菜難以生長,人們的日常食物就是玉米和土豆。由于長期吃不到蔬菜,我們7位支教老師都發生了嚴重的口腔潰瘍。停電后就沒有辦法用電磁爐燒水做飯,也沒有辦法用手機和筆記本電腦?!?

            那段時間,孫寧生到處找野菜吃,甚至想過用松針煮水來補充維生素。他告訴記者:“灰灰菜、小米菜、野韭菜,找野菜我可是一把好手。后來孩子們跟我推薦了一種野果子叫‘老米醋’,果然,吃完之后口腔潰瘍慢慢地好了?!?

            建起圖書室,播種孕育新希望

            孫寧生認為,只有多讀書才能打開山里孩子的視野,讓他們生出自強不息的內驅力。他剛到茨營中學時,便創建了希望圖書室。學校沒有多余房間,他取出自己公積金賬戶里剩余的3.8萬多元,搭建活動板房;沒有圖書,他聯系在南京的學生和愛心人士捐助,陸續上架圖書2.7萬多冊,包括文學名著、科普讀物、勵志書籍和教輔材料等。孫寧生經常帶著孩子們寫讀書筆記,并用自己購買和社會捐助的文具作為獎品。

            孫寧生深知,教育是阻斷貧窮代際傳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根本手段。他從田間地頭、飯店餐桌間、小賣部柜臺后,把學生一個個拉回了課堂。2020年,成績中上的戴夢(化名)多日沒來學校,聽說她可能在鎮上的燒烤店打工,孫寧生急了。燒烤店多在晚間營業,天黑后,他乘公交車到鎮上,一家店一家店地找,一連尋了幾天,終于找到這個學生,將她帶回了學校。孫寧生說:“我告訴他們,6歲的農村孩子,經過12年到16年學校教育,成為一個高中生、大?;虼髮W本科生,就可能得到一個體面有尊嚴的工作,使全家的生活發生重大改變?!?

            當初孫寧生來到茨營中學支教后,只隔了十幾天,妻子也來到了云南。他放心不下孩子,妻子放心不下他,妻子含淚對他說:“一個人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多難得??!”她毅然把家搬到了曲靖,自己也成為支教助手。每當有圖書、電腦等物資運到曲靖,妻子便是“二傳手”,等貨物積累到一定數量,他們就包車運到學校。那兩萬多冊圖書,就是孫寧生和妻子一趟一趟從火車站搬運到學校。3個月后,茨營中學建起第一個圖書室,日均借閱量近200冊。

            孫寧生說,自己身兼多職——校圖書室負責人和管理員、學校愛心助學文具超市的經理和服務員、鄉里小學的校外輔導員。他不僅給孩子們上課,也常常跟家長們講一講讀書的重要性。

            燃起燭光,不懼風霜染白頭

            從教30余年,孫寧生帶過的學生近萬名。得知他在山區支教,許多學生和同事很感動,也竭盡所能地幫助山區困難學子。

            得知希望圖書室缺書,南師附中老同事劉老師幫他在校園網發出捐書倡議,一批批圖書源源不斷寄到了茨營。茨營中學貧困學生多,劉老師主動捐助一名學生,并持續至今。孫寧生的學生小范更是召集了一批同學,大家每人出一筆錢設立“助學基金”,定期給茨營中學貧困學生送上學費和生活費。

            茨營中學的一些畢業生也把孫寧生當作自己的人生榜樣。今年25歲的小王在茨營中學上學時,孫老師不僅給他生活費,還鼓勵他多讀書?,F在他在鹽城一所中學當地理老師,對班里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他也會格外關照?!拔蚁胂駥O老師那樣,成為一名散發溫暖的人?!毙⊥跽f。

            2020年9月,以孫寧生為原型的電影《彩云深處》在全國上映?!叭咧v臺四十秋,功名富貴不屑求。以步當車腿腳健,淡飯粗茶歲月悠。一門心思憫學子,八方奔走助農叟。烏蒙山中燃燭光,何懼風霜染白頭?!睂O寧生寫下這首詩。也就是在那個月底,69歲的孫寧生重回南師附中校園,記者見到了這位面容清瘦、思維敏捷的老人。他告訴記者,支教9年多來他只回過南京4次。在老同事們眼里,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又瘦了,但顯得格外精神。

            “扶貧離不開扶智,而扶智必須教育先行?!睂O寧生說,做孩子們的引路人,用燭光替他們照亮前面的路,后來他又回到茨營中學工作,便這樣給自己定位。支教已十余年,孫寧生說自己會堅持下去,現在他的身體還不錯,圖書館也更加現代化,用上了電腦、掃碼槍等,還有學生志愿者幫忙,工作量減了不少。與此同時,當地的教學條件也越來越好了,“過去沒有音樂老師,就沒開音樂課?,F在學校招聘了音樂老師,能教唱歌、帶孩子們欣賞一些中外名曲,甚至用納西族民歌編排了一個民族舞蹈教給孩子,學生們的生活也更豐富多彩了?!?

            是什么樣的精神力量和信念,支撐這位老人扎根偏遠山區無私奉獻?“一個人活著的價值應該在于別人能從你這里得到什么。如果我的努力能夠幫到那些想讀書而不能讀書的孩子,在他們迷茫的時候給予一些關心和指導、給他們的人生道路一些指引,我覺得是很幸福的事?!?孫寧生說。

            在孫寧生的影響下,許多江蘇的老師接過這面志愿者旗幟奔赴各地,南師附中一屆屆學生也與曲靖同齡的孩子結識并相互學習。至今,南師附中共為云貴兩地希望學校捐助資金10萬余元、圖書幾千冊,一些校友也給孫寧生老師支教提供支持。(葛靈丹)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農家科技、城鄉統籌發展網 版權所有
            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重慶農家科技雜志社有限公司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重慶市發改委、重慶市城鄉統籌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渝B2-20170014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出證(渝)字第00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渝網文(2016)4551-030號
            渝公網安備5001080200101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180006 渝ICP備10015940號-1 技術支持:城鄉統籌發展網
            外国人破中国学生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