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區秀美的田園風光
全區衛生廁所普及率85%;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100%;建設污水管網133公里;污水處理設施技術改造10座;完成“四好農村路”1574公里,完成村莊綠化432畝,綠色示范村莊創建55個……
潼南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收官答卷。
三年來,潼南區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编l村振興總要求,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發展、鄉風文明建設,逐步提升村容村貌,建設“小康家園”和宜居村莊,實現百姓富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潼南美麗鄉村一角
典型帶動 用顏值筑起“魅力家園”
走進潼南區塘壩鎮天印村,地勢平坦開闊,綠樹成蔭,池塘環繞,條條鄉間小路縱橫交錯,棟棟白墻黛瓦小樓林立,一幅“水清、路凈、院美”的鄉村美景圖展現在眼前。
據塘壩鎮天印村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聚焦村民環保意識不高、村莊整體環境不佳等問題,持續推進改廚改廁、改水改電、改氣改路、治畜禽散養、污水垃圾等,讓村民對環境美化重視起來,讓鄉村“顏值”提升起來。
隨著人居環境的“改頭換面”,天印村榮獲全國首批“綠色村莊”及重慶市“十大特色鄉村”等稱號。
天印村的高顏值是潼南區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取得積極成效的縮影。
全區圍繞“干凈、整潔、有序”總體目標,在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基礎上,以“五沿帶動、全域整治”為抓手,分類分檔有序推進農村垃圾治理、廁所革命、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和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重塑美麗鄉村。
全區按照“小組團、微田園、生態化、有特色”的建設思路,開展典型示范引領,形成塘壩天印村、古溪鎮龍灘村、柏梓郭坡村等農村環境整治引領村,形成成片推動、成片整治、成片示范的整治格局,逐步推進人居環境“全域美”。
在有效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全區形成機制健全、保障到位、工作落實、運行規范、長效治理的管護格局。
在資金投入方面,全區統籌整合相關渠道資金,創新政府支持方式,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多種方式,充分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在調動社會力量方面,全區引導相關部門、社會組織、個人、結對幫扶等形式,支持農村人居環境設施建設和運行管護,并加強農村人居環境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人員技術培訓等等。
如今的潼南,旱廁變成水沖式廁所,方便整潔;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有效,道路、房前屋后潔凈如新;道路建設、村莊綠化、危房改造、舊房整治、路燈或庭院燈安裝等有序進行,村容村貌顯著提升,變成生態、美麗、宜居的魅力家園。
村民積極參與村莊清掃
多元共治 探索共建共享命運共同體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堅持統籌規劃,推動全民參與和長效運行。
為此,潼南區將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一項自上而下推動的重要工作,積極夯實各部門責任,調動村民群眾共同參與進來,探索多元共治共建共享模式。
全區以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領導小組,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各責任部門、實施主體,提供組織和政策保障,做好監督考核、項目落地、資金使用、推進實施等推進格局,并強化考核驗收督查,實行“月調度、半年排位、年終考核”的工作推進機制,壓緊壓實人居環境整治責任。
作為人居環境整治的受益者,村民也成為人居環境整治的實踐者。
“外墻形象要整潔,院子一定要干凈,柴草堆放要整齊,衣服疊放要有序。院壩屋后的果樹花草,也要常修剪,勤打理?!闭f起環境整治,潼南區古溪鎮仁和街道村民梁登學頗有心得。干凈整潔的院壩,三角梅、梔子花、黃桷蘭、君子蘭等花木井然有序,葡萄林、梨樹、桔子樹等盡顯綠意,村民梁登學的庭院曾被評選為潼南區“最美庭院”之一。
像梁登學這樣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建設,在潼南,還有很多。
全區將農村環境衛生納入村規民約,將整治工作跟鄉風文明培育結合起來,鼓勵村民群眾講衛生、樹新風、除陋習,積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夏季戰役和“山水之城、美麗之地”“潔小青”“河小青”等志愿服務活動,圍繞“三清一改”等行動,嚴格落實“門前三包”制度,開展農村“美麗庭院”評選、“十大最美家庭”等活動,村民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熱情日益高漲,從思想上發生“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轉變,以主人翁姿態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來,形成政府各級部門、村民聯動共治、互助共建、共贏共享的命運共同體。
截至目前,全區村莊清潔志愿服務活動累計發動30余萬人次,清理生活垃圾852余噸,積極參與“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累計獲評全國“五好家庭”等3戶,市級“十大最美家庭”等30余戶,區級“最美家庭”等300余戶。
潼南區古溪鎮垃圾壓縮站
產村景融合 以“小康家園”探路鄉村振興
柏梓鎮是潼南面積最大的鎮,物產豐饒,風景秀美,有著萬畝檸檬基地、萬畝蔬菜基地,被評為“2019重慶十大最美鄉村”之一。
在柏梓鎮場鎮上,坐落著一座以金黃色為主色調的檸檬廣場,大小不一的檸檬片雕塑聳立在廣場各角落,廣場兩側,是筆直干凈的馬路,嶄新的居民樓,以及一望無際的生態檸檬樹。
近年來,柏梓鎮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人居環境整治和產業發展有機融合,聚力田園變花園、農區變景區,走一條“產村景”的融合發展道路。
自2018年以來,全鎮新建、改造戶廁1.4萬多戶,配備了250個垃圾分類桶,修建道路84.03公里,入戶道路通達率達100%,硬化率在80%以上,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柏梓鎮的探索背后,是潼南區打好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產業發展組合拳,推進鄉村振興的初心和決心。
全區緊扣產業致富“核心”,在謀產業、引產業、抓產業上聚焦發力,充分挖掘8個重點示范村和22個綜合示范村多種功能和價值,依托“一鎮一業”,突出“一村一品”,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同時,依托重點示范村和綜合示范村,結合自然風貌、房屋庭院、人居環境、文化民俗等進行合理布局,打造一批“生活美、庭院美、居室美、廚廁美、家風美”的“五美”“小康家園”示范戶,形成“有產業、有品質、有顏值”的鄉村新業態。
預計,2020年在全區創建評選美麗庭院600戶,在塘壩天印村、柏梓郭坡村等重點示范村共評選出25戶“小康家園”。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既要重顏值,更要看價值?!变蠀^農業農村委相關人員表示。隨著“小康家園”和宜居村莊的建設,潼南農村將變成生態美、百姓富的幸福家園,實現全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城鄉統籌發展網-鄉村振興雜志記者李文萍
供圖/潼南區農業農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