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23-61520695 舉報電話:023-61520697

            銅梁:原鄉之美的嬗變

            2020-12-22 23:06:15  來源:城鄉統籌發展網-鄉村振興雜志

            銅梁區巴川街道玉皇村全景圖

            龍舞原鄉,大美銅梁。

            綠樹成蔭,碧水環繞,繁花點綴,屋舍儼然……走進銅梁區鄉村振興西郊示范區,旖旎風光,原鄉風情盡收眼底。

            這種美為銅梁區迎來無數榮光——

            入選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區,獲評全國美麗鄉村建設典范區、全國鄉村振興先鋒十大榜樣……

            這種美的背后是銅梁區久久為功,堅持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與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鄉村治理創新結合起來,推動龍舞原鄉美的嬗變。

            全域整治 以“環境美”留住夢里鄉愁

            村莊整潔如新,農村常見的垃圾、塑料袋、雞鴨糞便等消失無影,菜園、柴棚等用竹籬笆圍開,柴火農具擺放整齊,房前屋后種植著美人蕉、三角梅、五色梅等花木……銅梁區土橋鎮河水村空氣清新,景色怡人。

            河水村的美麗景色是銅梁區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的剪影。

            這樣的美景同樣綻放在銅梁區鄉村振興西郊示范區5個鎮街24個村,也同樣盛開在全區28個鎮街,300多個村社。全區從點上出彩到線上成景,再到面上推進,全域整治、系統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實現鄉村從“一處美”變“處處美”。

            在具體實踐中,全區堅持以村莊規劃引領環境整治,科學布局村民聚居點,配齊花園綠地、垃圾收運、污水治理、文體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整村推進改水、改廁、改廚;立足“清潔、秩序、美化”目標,逐鎮逐村逐院逐戶在道路兩旁、房前屋后栽花種樹綠化美化家園,規范改造圈舍、柴棚,不見生活垃圾、白色垃圾、建筑垃圾。

            同時,將涉農資金打捆使用,結合補短板惠民生三年計劃,全域推進農村泥結石路、薄弱電網、供水管網改造和通訊網絡建設,切實以基礎設施補短板帶動村莊村容村貌整體提升,真正把鄉村建成人們的夢里鄉愁。

            目前,銅梁區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顯著——

            全區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到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的國家指標,千人聚居點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為100%。

            銅梁區巴川街道玉皇村四組盧代勝三合院

            常態管理 用“風尚美”激發內生動力

            小積分,大效用。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創新鄉村治理方式,運用推廣積分制,推動解決鄉村“關鍵小事”,取得良好成效。

            在銅梁區虎峰鎮輪橋村的積分超市里,整齊擺放著幾排貨架,貨架上陳列著洗衣粉、潔廁液、面盆、肥皂、醬油、掛面等日常必須品。村民羅埔超拿著肥皂和洗衣粉,到門口登記代金券就領走了。

            這是銅梁區積分兌換商品的日常場景。全區針對農村人居環境“好是一時、差是常態”等問題,所有行政村全面推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變“要我干”為“我要干”,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積分制度設置庭院、廚房、廁所等整治基礎分,以及庭院美化綠化、參與檢查評比、集體會議、志愿服務等加項分,采取每半月評比、每月亮分、一月一兌、半年一獎的方式,常態化開展評選,所得積分與物質獎勵、榮譽激勵掛鉤,積分高的農戶除了被授予“最美庭院”“最美院落”“最美農戶”外,還可以到村里的“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

            “積分制的方式讓村民群眾明白該做什么、怎么做、并要達到什么效果,從而將人居環境整治融入日常、做在經常,實現環境整治常態化?!被⒎彐傁嚓P負責人表示。

            隨著積分制的推行,村民們紛紛從過去的旁觀者、局外人變為參與者,加入“屋里屋外天天掃,柴草農具堆碼好;畜禽圈養狗要栓,村莊整潔譜新篇”的整治風尚。

            農戶美麗院落

            農旅融合 借“產業美”推進三生共融

            人居環境不僅改變人們的生活,也改變人們的生產。在銅梁,美麗人居正在持續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在銅梁區鄉村振興西郊示范區12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除了分布24個村的鄉村美景,還分布著34個產業基地,涉及規?;厣?、蔬菜、苗木花卉種植和名特優水產養殖等2.2萬多畝。

            在規劃鄉村振興西郊示范區時,“西郊綠道”被賦予“以好設施帶動好產業”的使命——道路圍繞產業修、產業圍著道路轉,推動交通路變產業路、致富路,實現“建一條綠道、興一片產業、富一方百姓”產業振興格局。

            當地產業發展圍繞“產業+旅游”的方式,以好產業塑造好景觀,集中成片發展特色產業,成功打造西郊花語悠游谷·玫瑰之約、西郊花語悠游谷·葉子花開研學基地、西郊花語悠游谷·原鄉藕寓、國家4A級景區玄天湖景區、荷和原鄉、奇彩夢園、玫島等30余個知名鄉村旅游景點,形成“景區里有產業,產業里有景區”的鄉村休閑旅游綜合體,“西郊花語悠游谷”旅游品牌進一步打響。

            推動農區變景區,以好景觀實現好效益。銅梁區還依托良好環境開展招商,引進“中央廚房”,建設冷儲基地,發展鄉村物流,建設網紅直播帶貨基地,推進農業“接二連三”。

            如今,西郊綠道串起的地方,既有美麗宜居家園,也有生態綠色的產業園,也形成了靜心洗肺的生態園,構建出了“三生共融”的新格局,助推城鄉融合進一步發展,人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加強。

            銅梁區產業振興助推人居環境整治

            鄉村治理 施“人文美”重塑心靈家園

            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需要從外部環境入手,更需要著力提升內部環境。銅梁區將深化鄉村治理作為抓手,推進“黨建扎樁、治理結網”,引導村民做有素養、講文明的新型農民,實現鄉村由“外在美”到“人文美”的蛻變。

            全面深化鄉村治理,靠的是組織的力量。銅梁區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覆蓋推行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實績“三亮”行動,讓每一名黨員都成為人居環境整治的一面旗幟,以“關鍵少數”帶動“最大多數”。

            全面深化鄉村治理,要創新實施“自治、法治、德治”的鄉村治理實現形式。銅梁區把人居環境整治寫入村規民約,發動群眾開展小設施、小綠化、小場地認領和管護;建立矛盾糾紛信息員隊伍,推行法律工作者駐村等制度;深入實施“五風”浸潤工程,常態開展“新鄉賢”“好鄉親”評選,廣泛開展少云志愿服務活動,培育村民的“主人翁”意識、法律意識和淳樸民風。

            全面深化鄉村治理,還必須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銅梁區實施社會治安管理“雪亮工程”,在重要節點、公共區域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建設4G基站,鋪設光纖,全面建成村級社會治理指揮中心,以數字鄉村建設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讓鄉風文明的種子播種進每個村民的心間。銅梁區美麗鄉村建設不僅美化了人居,也美化了鄉風。

            城鄉統籌發展網-鄉村振興雜志記者李文萍

            供圖/銅梁區農業農村委



            ?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意見反饋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農家科技、城鄉統籌發展網 版權所有
            主管單位:重慶出版集團  主辦單位:重慶農家科技雜志社有限公司  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重慶市發改委、重慶市城鄉統籌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渝B2-20170014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網出證(渝)字第002號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渝網文(2016)4551-030號
            渝公網安備5001080200101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0120180006 渝ICP備10015940號-1 技術支持:城鄉統籌發展網
            外国人破中国学生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