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獲國務院通報表彰;
2019年,在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考核中位列全市第4名;
2020年,全區9個村被授予“重慶市美麗宜居鄉村”稱號;
……
南川區的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有目共睹。
近年來,南川區全面落實落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著力在規劃示范上出新,在環境整治上求美,在長效機制上破題,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努力構建“氣質、顏值和價值”并存的農村人居環境。
頂層設計 規劃出新
群山蔥蘢,古樹婆娑。民居白墻黑瓦,錯落有致。街道平整,院落整潔。置身于大觀鎮金龍村,如同置身于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金龍村盛名在外,名副其實,先后榮獲全國十大最美鄉村、全國生態宜居村莊、全國最美休閑村莊、重慶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重慶市鄉村旅游示范村等稱號。
據金龍村相關人員介紹,金龍村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和獨特的田園風光,將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頭號工程,實施“四清”“五改”“三規范”整治措施。
四清,指清垃圾、清污水、清庭院、清殘垣斷壁;五改,指改水、改廁、改路、改圈、改廚;三規范,指規范垃圾分類、規范群眾衛生行為習慣、規范建設長效機制,通過這些措施,全村有效消除所見之處“臟亂差”,所聞之處“臭氣熏天”,氣質和顏值顯著提升。
金龍村的美麗蝶變得益于南川區統籌謀劃、示范帶動、以點帶面、整體推進人居環境的戰略。
全區針對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等鎮村實際,完成31個鎮鄉規劃及184個村村域現狀分析及規劃指引,統籌謀劃產業發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務、土地利用、生態保護和鄉村規劃建設。
根據規劃情況,全區重點聚焦沿旅游景區、沿高速公路、沿城郊環線周邊區域,在南北片區分別打造人居環境整治示范片,著力形成連點成線、連線成片,輻射周邊的發展態勢。
目前,金龍村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稱號,大觀鎮中江村獲評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大觀鎮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鎮稱號,大觀片區被確定為全市首批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美麗鄉村示范片。
換句話說,大觀鎮已成為南川區實施人居環境整治試驗示范的窗口、名片,并在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形成比較成熟、可復制的做法和經驗,為其他鄉鎮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提供了鮮活的實踐經驗。
點上出彩,線上成景,面上開花。其他鄉鎮結合自身特點和基礎,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探索人居環境整治的有效路徑,形成既共性推進、又各有側重的錯位發展格局,全區打造出一批特色精品村、美麗宜居村、干凈整潔村。日前,興隆鎮金花村被確定為全市20個引領建設三檔村之一,古花鎮太平村成為全市50個引領建設二檔村之一。
掛圖作戰 整治求美
2018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既給南川區人居環境整治指出了方向,也下達了行動倒計時。
全區針對國家考核定量指標、全市重點工作指標,實施“五沿帶動·全域整治”工程,細化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村規劃編制等6大任務,鎖定“時間表”,繪出“作戰圖”,合力破難關。
作為二類區縣,南川區涉及國家考核定量指標2項,其中,“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已于2019年底實現行政村全覆蓋;“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4.5%,超任務9.5個百分點。
在生活垃圾治理過程中,全區建立“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模式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積極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整治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消除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帶來的環境影響,長效常態鞏固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全區184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全部得到有效治理,超過二類區縣目標。
春意正濃的南川
在廁所革命建設中,南川區將農村改廁與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統籌推進,把改廁與衛生、健康、防病宣傳結合起來,提高群眾對“廁所革命”的認知度和參與度。三年共實施31484戶,占任務數15500戶的203.1%;建設農村公廁58座,占任務數57座的101.8%。
“生活垃圾治理和廁所革命,是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基礎和前提,是實施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關鍵?!蹦洗▍^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僅如此,全市重點工作指標中的23項重點工程,涉及南川區的18項已全面完成,全市重點工作指標中的6項其他重點工作均已完成。
聚焦難題,精準推進。南川區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改變了過去“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家里現代化,屋外臟亂差”的生活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得到完善,實現了“潔凈、美麗”的華麗轉身。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南川區基于區位、交通、生態、民俗等特征,科學劃定生態、生活、建設空間,合理布局村級建設用地,有效引導村民聚集點、鄉村旅游服務點、康養體驗點等選址,并貼近地域建筑特點和民風民俗習慣優化建筑設計,簡化地域建筑符號,融合現代建筑功能、材料,注重庭前院后鄉土建筑環境營建,以鄉風鄉韻展現鄉味鄉愁。
長效管治 機制破題
“以前我是不習慣搞衛生的?!苯瘕埓逋醯兰冊谴謇锏那鍧嵭l生“困難戶”,當村干部上門宣傳環境整治時,他想不通。
但當他發現通過房屋改造、道路硬化、衛生改廁、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等,村里面貌大變樣,內心有所觸動,每天主動搞起衛生,長期穩占村里的清潔戶光榮榜。
王道純的轉變在南川區并非個例。人居環境整治除了前期的“整”和“治”,長效維護也是需要攻克的難題。作為受益者,村民同時也是參與者,只有形成全民參與的長效機制,人居環境的“高顏值”才不會“崩”。
為了引導村民把庭院美麗、鄉村美麗作為自己的事,有效維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效果,全區184個行政村持續開展以“三清一改”為重點的村莊清潔行動,扎實開展“環境優美好風景、樂助鄰睦好風氣、忠孝勤儉好風俗、健康奮進好風貌、誠信崇德好風尚”等“五風”塑造行動;有效開展潔凈家園、鄉賢議事、知禮明德、志愿服務、家風傳承、文明旅游等“六大行動”;深入開展文明戶、衛生戶、清潔戶等評選活動,以及“潔凈家園我參與”“美麗鄉村”等志愿服務。
除此之外,全區堅持生態宜居與產業富民相結合,以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為突破,讓環境整治與產業發展、生態優良與生活富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實現“顏值”和“價值”共存,讓村民深刻認識到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
全區按照“可看、可玩、可參與”原則,大力引進城市資本下鄉,盤活農村閑置資源,開發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品。在大觀、木涼、河圖等鄉鎮打造了“十二金釵”大觀園等全市鄉村旅游示范點,塑造了避暑納涼型、生態休閑型、花果觀賞型、農家田園型等特色休閑旅游模式,每年鄉村旅游接待人數1600萬人次以上,鄉村旅游收入38億元以上,實現農村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村民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山王坪鎮村民李龍合辦起了農家樂,從一家年人均收入僅2400元的貧困戶發展為年毛收入4萬多元的創業者,順利脫貧。
“讓村民看到美麗環境的經濟價值,是人居環境整治最有效的長效手段?!蹦洗▍^相關負責人感慨。
里隱農家
宜居中江村
南川區大觀鎮金龍村朱家院子
望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南川區人居環境整治一盤棋,切實提升農村的“氣質”、“顏值”和“價值”,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城鄉統籌發展網-鄉村振興雜志記者 李文萍
供圖/南川區農業農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