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節縣鶴峰鄉青杠村風景全貌
梯田層層,依山傍水。青瓦房屋,錯落有致。
美景如畫的奉節縣青龍鎮大窩社區,曾經卻因硫磺礦區遍布,環境遭受嚴重破壞。近年來,大窩社區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打造宜居鄉村,社區實現了“礦區”變“景區”的巨大蝶變。
2018年,大窩社區被授予“全國生態文化村”榮譽稱號,2019年,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家森林鄉村”名單。大窩社區的成功轉型是奉節縣踐行綠色發展,建設豐美鄉村的縮影。
近年來,奉節縣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綠色發展為引領,緊扣建設自然秀美、人文優美、發展壯美、社會和美的“三峽版”宜居宜業宜游鄉村。
高位推動提升鄉村品質
在重慶市發布的首批美麗宜居鄉村中,奉節縣龍橋鄉陽壩村和興隆鎮回龍村等19個村榜上有名。這些美麗宜居鄉村,是對奉節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生動詮釋。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建設美麗鄉村,實現生態宜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此前,奉節縣政協舉辦重點提案專題協商會,提案聚焦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被列入全縣重點工作。
奉節縣成立專項小組,成員涵蓋30個縣級部門,以提案辦理為契機,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制定出臺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奉節縣2020年農村改廁工作實施方案》《奉節縣“一江四河”建設管控辦法》等一系列文件。統籌財政資金13.5億元,結合中央環保督察、脫貧攻堅等專項工作,開展督查巡查和明察暗訪,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問題清單,健全推進機制,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 奉節縣平安鄉文昌村居民房
截至目前,奉節縣完成農村戶廁改廁67242戶,建設農村無害化公廁177座,沿縣內景區、旅游線路沿線新建改建旅游廁所59座;開展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完成村莊綠化557畝;打造綠色示范村莊59個;完成危房改造4139戶、舊房整治25685戶,同時,完成非貧困戶唯一土坯房改造11692戶;實施點亮工程,以人口密集場所為主,以農戶院落為輔,安裝照明路燈、庭院燈14831盞;建設村級文體活動場所317個……
同時,奉節縣嚴格落實畜禽養殖“三區”劃分,關閉搬遷禁養區規模養殖場185家。大力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治理生豬當量10.39萬頭,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87%。建立健全回收網絡體系,加快標準地膜推廣應用,建成廢棄農膜鄉鎮回收站41個,回收廢棄農膜717.42噸。在公平鎮、汾河鎮、大樹鎮等7個鄉鎮16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開展了可降解膜和加厚地膜試點工作,重點針對辣椒產業實施試點示范760畝。
建強組織體系、強化政策支撐、健全推進機制,奉節縣正一體化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
“清潔家園”提升鄉村顏值
在奉節縣龍橋鄉蜀鄂村姚啟富家,清潔家園評定小組正逐一檢查衛生清潔、物具擺放是否整齊等情況。評定小組和姚啟富不斷交流著他家做得好的方面,存在問題的地方,姚啟富頻頻點頭。由于家門口堆放的東西不整潔,他家這次落選了?!斑@次選不上,那我繼續加油,爭取下次成為‘清潔家園’戶?!币⒏凰查g信心滿滿。
龍橋鄉定期進行“清潔家園”評比活動,以社、組為基本單元,逐戶進行清潔衛生檢查評比。評定小組介紹,通過“清潔家園”評比活動,對評為“清潔家園”戶的給予表彰,讓他們成為示范,帶動所有村民行動起來,提升鄉村“顏值”。
▲ 奉節縣長安鄉川前村評選表彰“清潔家園·和諧鄰里”示范戶
講究個人衛生,室內布置整齊,庭院綠化、凈化、美化……讓農村人居環境變化落到實處,在奉節縣不止這一例。如甲高鎮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靚化農村人居環境,推進“清潔家園·和諧鄰里”行動,實現了農村環境從“一處美”向“全域美”、“一時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內在美”轉變。
為進一步落實全縣“六個專項治理”,全面改善環境衛生,奉節縣以“清潔家園”評比活動為抓手,各單位、各部門、各鄉鎮、各村莊都按照院壩房屋“六整齊”(桌子板凳擺整齊、鍋碗瓢盆放整齊、衣服鋪蓋折整齊、棍棍棒棒碼整齊、撮箕扁擔放整齊、電線插板安整齊)和村容村貌“六統一”(生活垃圾統一清運、宣傳廣告統一布置、墓碑建造統一規范、新建房屋統一規劃、道路保潔統一清掃、水源水池統一管理)堅持行動,有效的改善了人居環境。
現今,奉節縣組織開展“清潔家園”等志愿服務活動8000余次,通過舉辦衛生戶、清潔戶、整潔庭院等評比活動,創建美麗庭院3407個,評選文明院落410個。結合“清潔家園”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全面開展“四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打好春夏秋冬四場戰役,村莊清潔行動覆蓋率達到100%。
“全縣堅持‘清潔家園’評比活動,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95%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衛生廁所普及率逐年提高,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的農戶覆蓋率達到80.14%?!狈罟澘h農業農村委負責人介紹。
“三個樣板”提升鄉村氣質
在長江三峽腹地陡峭絕壁構成的巨型“山門”之下,一座具有世外桃源感的三峽原鄉近日對外開放。
距離奉節縣城約40公里外,兩處高約600多米如刀削般的絕壁構成的巨型“山門”,因形狀和險峻酷似三峽之首的夔門,而被世人稱為“旱夔門”。三峽原鄉位于奉節縣興隆鎮回龍村椅子淌腹地,經過近年來的精心打造,景區內已形成九曲花街、花姑驛站、花海之心等特色景點。游客除了可游覽大自然留下的鬼斧神工,還能體驗川東民居民俗等眾多人文風情景觀。
三峽原鄉的打造,是奉節縣注重鄉土味道、傳承農耕文化、保留鄉村風貌,以綠色發展為引領,大力發展鄉村美麗經濟的樣板。美麗園區、美麗片區、美麗產品等樣板也逐步蔓延至奉節縣314個村。
創建美麗園區樣板。全縣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5A級景區的標準,打造田成方、樹成行、路相通、渠成網、澇能排、旱能澆的美麗新園區,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整合資金3080萬元,以生態產業、旅游休閑、健康療養等為重點,打造產業特色小鎮20個,并制定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評定標準,培育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00個。
建設美麗片區樣板。以19個美麗宜居鄉村為“基點”,圍繞“詩橙產業”永樂——安坪線路、平安鄉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線路、三峽之巔綠色發展線路、三峽原鄉生態旅游線路等“六條特色線路”,核心打造平安片區、三峽之巔片區、沿江南岸片區、九天龍鳳片區四個美麗宜居鄉村示范片。實施“綠滿夔州·花漾奉節”,建設長江綠色生態走廊,完成營造林30.8萬畝,石漠化治理55.4平方公里。
培育美麗產品樣板。打造“三峽原鄉”鄉村旅游品牌,建成大窩景區、龍匯花谷、九盤河等鄉村旅游21處,龍門客棧、卡麂坪等精品民宿及農家樂537家。唱響“自然天成”綠色品牌,以“農技隨訪”為抓手推廣標準生產技術,以化肥農藥減量使用為重點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以臍橙產業為主導精心策劃品牌包裝。2020年以來,全縣新增“三品一標”認證30個,總數達到293個。
“將產業發展、脫貧攻堅、培育文明鄉風、鄉村旅游發展、鄉村治理與人居環境整治深度融合,才能帶動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合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大美鄉村?!狈罟澘h農業農村委負責人表示。
▲ 奉節縣“積分銀行”兌換點
“積分銀行”提升村民素質
在興隆鎮小寨村,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積分銀行兌換點內,牙膏、洗衣粉、紙巾等生活日用品陳列在貨架上。每種物品下方標明兌換所需積分數。緊挨著兌換點的房間內,堆放著從村民手里回收來的垃圾。不同種類垃圾可兌換積分明細張貼于外墻。
“村民們腰包鼓了,但頭腦還是癟的。文明習慣、傳統美德、公益行動、精神思想等必須要跟上發展形勢?!狈罟澘h農業農村委負責人說,“人居環境整治,村民們才是‘主人翁’,如何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我們想到了創建‘積分銀行’?!?
小寨村村支部書記唐民強兼任該村“積分銀行”的“行長”。他介紹著,“積分銀行”從2018年開始推行,以家庭為單位開設積分銀行賬戶卡?!胺e分銀行”一共有6大類27條計分標準,涉及衛生清潔、遵紀守法、公益行動等方面。每個家庭以100分為基本分,按照“不做不積分、做了就積分、多做多積分、做錯扣積分”原則,進行相應獎懲。積分記錄會在院壩公示欄、村民微信群等渠道公布。
“我們以文明實踐積分銀行為載體和抓手,囊括了全村的社會治理工作?!鼻嗌忔偘准掖妩h支部書記丁平安介紹說,白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負責積分銀行的運行,以社和樓棟為單位,下設十二個“點長”,負責本區域內的志愿服務項目。為了讓文明實踐積分這筆賬算得明明白白,村里制定了《文明實踐積分銀行實施細則》,村民做了哪些事情,可獲得多少積分一目了然。
在白家村村委會旁邊的一個商店里,一些群眾正在用積分兌換商品?!拔椰F在賬上有200多積分,之前用一部分積分兌換了面條、牙膏、香皂?!眲們稉Q完衛生紙的周大香自豪地說,這些積分都是她跟丈夫清掃村里的道路、清理河溝里的垃圾等獲得的。
截至2020年3月25日,據奉節縣不完全統計,積分銀行開戶150495戶,積分累計16005632分,積分銀行實現了群眾“聚得攏來”和“參與得進來”,將無據可考的“感覺”轉化成了有據可查的“實績”,將無形的“鄉風”轉化成了有值的“文明”。
如今,群眾自發組織業余文化隊伍130余個,舉辦農村民間演藝團隊大比武57場次,20萬人次直接收獲正向力量,五馬鎮三峽村74歲老人李德芳說:“禮品可以不要,那個積分莫給我記掉了喲?!?
鄉村環境變美麗了,鄰里關系變和諧了,傳統美德變回來了,村民素質大大提升?!胺e分銀行”成為了奉節縣治理人居環境過程中助力村民自治、促進鄉風文明的有效抓手。
供圖/奉節縣農業農村委
城鄉統籌發展網-鄉村振興雜志記者 劉紀榮 胡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