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墊江縣美麗鄉村風貌
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山水相連、綠樹成茵,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正隨著墊江縣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步伐,徐徐展開。
一直以來,墊江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好農村人居環境建、管、治、改“組合拳”,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激發長效管理的內生動力,實現農村環境全域秀美、常態長效,全縣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強。
抓重點:高標準“建”
在墊江縣大石鄉大石村,一處由荒地改建成的休閑健身公園,不久前正式建成投用。寬闊的休閑廣場,農味十足的創意文化墻,小橋流水、亭臺樓閣,處處呈現出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以往臟亂差的荒地,如今變成了鄉親們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現在有了花園、亭子,景色好看,人也感覺舒服,村莊變漂亮了?!贝笫宕迕駰钋胺甲院赖卣f著。
大石村的蛻變,只是墊江縣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的一個縮影。
▲ 農家庭院
墊江縣一直致力于完善基礎設施,2018年至2020年,新(改擴)建農村“四好”公路2126公里,新建入戶道路260公里,實現了村村通,社社連,基本實現戶戶通;改造農村危房1290戶,完成舊房整治提升5133戶,安裝農村路燈或庭院燈9100盞;實施農村及戶廁改造18033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0.2%;修建農村公廁74座,全面完成杠家鎮大同村整村推進“廁所革命”任務,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6%;建成并配備健身器材、農家書屋等相關設施設備的村級文體活動場所222個,新(改擴)建便民服務中心109個。
實施植樹造林和種植綠色經濟作物雙輪驅動,在道路河流兩岸植樹1000畝、綠化公路9000畝,改造林綠化14萬畝,實施土地宜機化整治2萬畝,栽植培育特色李子、墊江晚柚等經濟林4.6萬畝,創建綠色示范村46個,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6%。
創建美麗整潔庭院750個;申報市級美麗宜居鄉村40個,有30個村被評為重慶市首批美麗宜居鄉村;獲得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個。裴興鎮拱橋村還榮獲全國美麗宜居鄉村短視頻環境優美型優秀作品獎。
▲ 環境優美的農村
強弱項:全覆蓋“治”
“以前村里給人的感覺就是臟亂差,現在家家戶戶門前多干凈,看不見垃圾,心里也覺得敞亮……”在垃圾處理方面,沙坪鎮畢橋村人人都有話語權,因為他們親眼見證蛻變。
近年來,墊江縣被住房的城鄉建設部納入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縣,沙坪鎮畢橋村被評為重慶市最美垃圾分類示范村。
取得該成績的背后,是墊江縣在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等方面采取的積極措施。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墊江縣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實行“戶分類、村收集、鎮(鄉)轉運、縣處理”四級聯動運作模式,組建專業保潔隊伍222支、配備保潔員1534人,持續鞏固生活垃圾治理,實現222個行政村全覆蓋,建成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178個,整合規范225個再生資源回收點,26個再生資源回收站,1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塑料加工廠,1個再生資源回收銅鋁分揀中心,在建1個再生資源回收分揀中心。
▲ 環境優美,美麗宜居的鄉村院落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已建成鄉鎮污水處理廠24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26座,完成鄉鎮污水處理廠設施技改工程21座,鎮、村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5處,完成修建污水主管網及二三級管網217公里。加強農村生態環境監測,對26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實行在線監測,督促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達標排放。加強鄉鎮集中式飲用水保護,啟動26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項目,建立健全鄉鎮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設施,提升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管理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方面,關閉禁養區規?;笄蒺B殖場20家,關閉生豬定點屠宰場17家,擬遷建規范化標準化屠宰場2家,新建智慧畜禽養殖示范場2個,納入直聯直報系統管理備案畜禽規模養殖場共有410家,規模養殖場、大型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設備裝備配套率均達100%。2020年持續推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開工項目350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92.2%。引進民營資本建設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1個,輻射周邊區縣,健全病死畜禽“直收式”處理體系,通過“四方聯動”統一收運和集中無害化處理病死畜禽16.2萬余頭(只、羽),病害動物產品21.1萬公斤,杜絕病死畜禽進入江河、流入餐桌。
墊江縣還積極開展白色垃圾污染治理與秸稈焚燒污染治理?;厥諒U舊農膜、化肥、農藥、種子等農業投入品包裝物733噸,培育以秸桿為原料的有機肥廠2家、草繩加工企業10家、直接還田農機專業合作社14家,開展水稻秸稈綜合利用示范10萬畝……
補短板:全方位“管”
沙坪鎮畢橋村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探索推行積分制管理辦法,將村民環境衛生情況納入積分制管理,與年終分紅直接掛鉤;裴興鎮拱橋村將農村環境衛生檢查評比結果實行紅黑雙榜進行公示,督促村民自覺養成愛護環境,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在短時間內有效改變了“臟亂差”形象。
截至目前,墊江縣通過完善村規民約,建立保潔制度、督查制度、考評制度等,全方位管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全縣222個行政村因地制宜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適時把文明治喪、垃圾分類、弘揚孝道、改善人居環境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太平鎮太合社區、新民鎮明月村、沙坪鎮畢橋村探索創新三字經、順口溜、雙十條等形式多樣的村規民約新模式,讓廣大群眾耳熟能詳、口口相傳、自覺遵守。
222個行政村均建立完善了村莊環境保潔制度,落實了專人保潔,明確保潔范圍和工作要求;落實村民“三包”(包保潔﹑包分類﹑包投放)責任制,落實村社干部、黨員責任區,推行灣長制,確保農村生活垃圾日清日潔。
222個村均開展了農村環境衛生檢查評比制度,縣、鄉、村均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縣對鄉、鄉對村、村對社(村對保潔人員)的綜合目標考核。
墊江縣人居辦落實專人對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行不定期督查暗訪,縣城管局通過社會購買服務,聘請三方機構每月對農村生活垃圾清掃、清運工作開展明查暗訪,各鄉鎮(街道)落實專人對農村保潔人員進行檢查督促,建立問題臺帳,及時反饋,并限期整改,督促農村人居環境改善。
▲ 綠色庭院
激發內生動力:高規格“改”
“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村民才是主體,所以我們通過宣傳,制定行為規范,開展移風易俗文明鄉風等活動,致力于改掉村民的不良習慣?!眽|江縣農業農村委負責人表示。
墊江縣圍繞濫辦酒席、臟亂差、垃圾分類等內容,編寫宣傳標語180條,發放張貼“移風易俗,文明鄉風”、“十抵制十提倡”、《文明在行動·墊江更潔凈》倡議書等宣傳資料30萬份;圍繞“亂丟亂扔、亂堆亂放、亂潑亂排、亂刻亂畫、亂貼亂寫、亂撒亂跑、亂潑亂排”等影響農村人居環境衛生的不文明現象和行為,組織編寫60條順口溜;借助墊江日報、廣播電視、花漾墊江APP、微信、微博、手機報等媒體平臺,刊播公益廣告2萬余條次,在墊江日報、電視臺開設“康養墊江·潔凈家園”“康養墊江·清潔水源”“康養墊江·美麗村莊”四大行動專題專欄,專題報道全縣人居環境衛生整治1150余條……
開展生活技能大賽、“新農村新生活”培訓等“文明生活進農村”活動700余場次,受眾8000余人次;開展“文明看我家”“我們一起奔小康·潔凈家園”系列活動680余場;開展“文明在行動·墊江更潔凈”“文明在行動·滿意在墊江”活動2100余場;開展“十抵制十提倡”濫辦酒席、亂丟亂放等勸導活動550余場;開展垃圾分類、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文藝演出等志愿活動1200余場次……
著手改掉村民不良習慣的同時,墊江縣還推動農業傳統方式改變。
推廣使用太陽能殺蟲燈、粘蟲板、誘蠅球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開展農作物綠色防控與水產健康養殖融合示范1.8萬畝,推廣有機肥示范1.65萬畝,酸化土壤改良3.5萬畝,綠肥種植示范0.5萬畝,全縣農作物統防統治率達41%,綠色防控率達34%。
2020年化肥使用量較上年(統計用量34505噸),減少345.86噸,下降1%;2020年農藥使用量較上年(統計用量453噸),減少2.954噸,下降0.65%,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成果不斷鞏固。
截至目前,墊江縣還推進畜禽養殖健康化、水產養殖生態化。建成規模養殖場自主獸醫實驗室9個、生豬定點屠宰場自主獸醫實驗室6個;減少獸用抗菌類藥物16種,減量20%,打造生豬、蛋雞獸用抗菌藥安全示范場5個。實行“以水養魚、以魚凈水”,取締水庫投肥投餌養魚123座;推廣水產“一改五化”生態集成技術,建設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技術示范片1個,開展池塘—魚—稻(菜)共生綜合種養示范850畝;治理水產養殖尾水100萬噸,實施天然水域增殖放流,投放魚種1000萬尾。
城鄉統籌發展網-鄉村振興雜志記者胡霜玉 供圖/墊江縣農業農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