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桂村、北池社區、獵神村分別被評為全國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區、鄉村治理示范村;川西村是全國農村改革試驗示范村、重慶市建立健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試點村、市級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范村;龍灘村先后獲重慶市首批特色景觀旅游名村、重慶市2016年度綠色村莊、農業部美麗鄉村示范村……
▲ 梁平區竹山鎮獵神村高山移民搬遷集中居住點
近年來,梁平區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通過完善硬件設施、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創新“六字”工作法,實現全區村落庭院干凈整潔、文明村規日趨完善、衛生習慣逐步養成,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不斷改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完善硬件設施 筑牢人居環境基礎
依山傍水的居民建筑群,寬闊整潔的鄉村步道,每當夜幕降臨,村民們便在夕陽余暉中跳廣場舞、扭大秧歌,幸福的笑容溢滿了他們的臉龐。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啟動以來,梁平區強化資金投入,補齊硬件短板,在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村容村貌全面提升。
▲ 文化鎮山寨村農民新居
截至目前,梁平區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別實施農村戶廁改造2913戶、5108戶、2500戶,三年累計改造農村戶廁10521戶;分別新建農村公廁35座、22座、9座,三年累計新建農村公廁66座。
全區2018年、2019年分別鞏固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村20個、70個,累計鞏固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村90個;累計完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104個,2019年整治農村非正規生活垃圾堆放點8個。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的行政村比例已達到100%。
三年累計完成鄉鎮污水管網建設192.33公里,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技術改造22座,實現了1000人以上居民聚居點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2019年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的農戶覆蓋率61.5%。
全區村民小組通達率、通暢率均達到100%,新建入戶道路435.42公里;村莊綠化441畝,創建綠色示范村莊57個;改造農村危房2937戶;舊房整治提升11437戶;村莊照明或路燈安裝11900盞。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逐年提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2019年為81.39%,2020年達85%以上;建設廢棄農膜回收利用貯運中心3個,鄉鎮回收網點45個,村級回收點114個。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底梁平區共回收廢舊農膜2501.16噸。
2019年,梁平區被評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 雙桂湖畔
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確保運行效果
“我家的廁所是我自己修建的,廁所改造圖紙是鎮上提供的,資金是鎮上撥的?!鲍C神村村民謝遠平對自家的廁所頗為滿意?!艾F在居住環境好了,我還打算將院壩再美化一下,就可以去參加‘最美庭院’的評比了?!敝x遠平指著自家院子說著。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主體是廣大村民,為激發村民“自己的事自己辦”,梁平區針對入戶便道、花卉綠化、墻體立面改造、清理違法私搭亂建、存量垃圾清理等建設內容,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一方面便于與群眾溝通,另一方面增加了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收入,更好的用于村級公共事業。針對戶廁改造等技術難度較小的建設內容,鼓勵群眾投工投勞自主參與建設,這既節約了建設成本,又能提高群眾滿意度。
“我們結合各鄉鎮(街道)實際,綜合采取‘市場化+村集體經濟組織+群眾參與’的建設模式?!绷浩絽^農業農村委負責人介紹。梁平區還積極落實“門前三包”制度,以村為單位,每季度開展“美麗家園”和“最美庭院”等評比活動,宣揚先進案例,通報負面典型,這既保住了“面子”,也護住了“里子”。
▲ 志愿者給小學生介紹垃圾分類知識
為了創新自治方法,在農村垃圾治理方面,梁平區推行垃圾分類兌換。蟠龍鎮、竹山鎮創新“生活垃圾兌換生活用品”方法,提倡村民參與收集分類,村民把可回收垃圾送至再生資源回收中心,兌換超市累計積分,憑積分兌換商品,調動村民積極參與。
在農村人居環境共建共治共享上,梁平區不斷優化文化供給,鎮、村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萍继嘏蓡T深入鄉村服務,常態開展移風易俗“十抵制十提倡”,普法教育及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各村(社)、住宅小區建立紅白理事會、民主議事會、道德評議會,把矛盾解決在最基層,把文明新風樹起來,農民群眾的自治意識穩步提升。
目前,全區33個鄉鎮(街道)文明村規日趨完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群眾衛生習慣逐步養成,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不斷改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 文明勸導志愿服務隊正在給居民宣講垃圾分類知識
創新“六字”工作法 激發整治活力
來到云龍鎮,經常能看到“院長”忙碌的身影,他們每天圍繞鄉村便道走一圈,掉在路邊的礦泉水瓶、村民抱柴回家時遺落在水泥路上的柴草,都會一一拾起,動作自然。在他們身后,路面干凈整潔,道路兩旁花草生機勃勃。
全區大力推行院(落)長制,將每個村民小組劃分為若干院落,全體院落成員民主推選院長,院長每天看一看、喊一喊、教一教、做一做、評一評、曬一曬,既當宣傳員、監督員又當保潔員、考評員,切實把工作觸角延伸到了最末端、最小單元,實現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
除了院(落)長制,在長達3年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梁平區還摸索出了訪、看、報、考、問、調“六字工作法”。
“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現場觀摩、排名通報、專項考核、約談問責、會議調度?!饼埛宕妩h總支部書記黃明瓊隨即說出“六字工作法”。
通過定期隨機暗訪、每兩月舉行現場觀摩、每季度通報各部門鄉鎮工作情況、每年一次專項考核、每半年一次約談問責、適時工作調度,廣大群眾牢固樹立了“自己家園自己建,自己環境自己管”的理念和意識。
“每天都要堅持做到三定三勤三看,只有家家戶戶都維持,我們的村才會一直美下去?!卑丶益傹埛宕逡晃淮迕裾f著,而他口中的“三定三勤三看”,即是梁平區為了讓群眾知道如何做、做成什么樣而編制的“順口溜”。
組“戰斗隊”樹“先鋒隊”,人人都有“責任田 ”。梁平區以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為發展契機,建管并重齊發力,一張藍圖繪到底,譜寫著鄉村發展的華麗新篇章。
城鄉統籌發展網-鄉村振興雜志記者胡霜玉 魏萬秋 供圖/梁平區農業農村委